《太平御览·兽部·卷三》
-
○虎上
《说文》曰:虎,山兽之君也。
《春秋运斗枢》曰:枢星散而为虎。
《易·复卦》曰:履虎尾,不咥人,亨。
又《颐卦》曰:虎视眈眈,其欲逐逐。
《易·革卦》:九五像曰:大人虎变,其文炳也。
《易通卦验》曰:立秋,虎始啸。
《月令》曰:仲冬,虎始交。
《礼记》曰:孔子过太山侧,有妇人哭於墓者而哀。夫子式而听之,使子贡问之曰:"子之坎蘙,一势重有忧者。"而曰:"然。昔者吾舅死于虎,吾夫又死焉,今吾子又死焉。"夫子曰:"何为不去?"曰:"无苛政。"钟曰:"小子识之,苛政猛于虎也。"
《左传·绪瀚四年》曰:若敖娶于云阝,生斗膊等。若敖卒,从其母畜于云阝。淫于云阝子之女,生子文焉。云阝夫人使弃诸梦中。(梦,泽。)虎乳之。云阝子田,见之,惧而归夫人,以告,(告女私通所生。)遂使收之。楚人谓乳为穀,谓虎为於菟,故命之曰斗穀於菟。
《春秋考异邮》曰:三九二十七,七者阳气成,故虎七月而生。阳立于七,故虎首尾长七尺。般般文者,阴阳杂也。
《春秋演孔图》曰:天命荡,白虎戏朝。其终,白虎在野。
《尔雅》曰:甝,白虎。(汉宣帝时,南郡获白虎,献其皮骨爪牙也。)〈虎儵〉,黑虎。(〈虎儵〉,音叙。甝,胡甘切。)
《汉书》曰:猛虎之犹与,不如蜂虿掷曷蠚。
又曰:武帝玄狩中,南郡获白虎,以为宝。
又曰:李广北平郡出猎,见草中石,以为虎而射之,中石没羽。视之,石也。明日射之,终不能入矣。
又曰:司马迁书曰:猛虎在山中,百兽震恐。及陷槛阱,摇尾而求食,积威约之渐也。
又曰:李敢子禹,有宠于太子。禹有勇,上召禹使刺虎。悬下圈中,未至地,有诏引出之。禹以剑斫绝累,欲刺虎。上壮之,遂放焉。
《后汉书》曰:刘昆字桓公,光武时为弘农太守。先是,崤渑驿道多虎灾,行旅不通。昆为政三年,仁化大行,虎皆负子渡河。帝闻而异之。后徵为光禄勋,诏问昆曰:"前在江陵,返风灭火;后守弘农,虎北渡河。行何德政而致是事?"昆对曰:"偶然耳。"煮右皆笑其质讷。帝叹曰:"杆乃长者之言也。"顾命书诸策。
又曰:宋均迁九江太守,郡多虎暴,数为人患。常募设槛阱,而犹多伤害。(槛为机以捕兽,阱谓穿地陷之。)均到,下记属县曰:"夫虎豹在山,鼋鼍在水,各有所托。且江淮之有猛兽,犹北土之有鸡豚也。今为人害,咎在残吏,而劳勤张捕,非忧恤植稻也。其务退奸贪,思进忠善。可一去槛阱,除削课制。"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。
又曰:法雄为南郡太守。郡滨带江沔,又有云梦薮泽。(云梦泽,今在安州。)永初中,多虎狼植旦。前太守赏募张捕,反为所害者甚众。雄乃移书属县曰:"凡虎狼之在山林,犹人之居城市。古者至化之代,猛兽不扰,皆由恩信宽泽,仁及飞走。太守虽不德,敢忘其义!记到,其毁坏槛阱,不得妄捕山林。"是后虎害稍息,人以获安。在郡数岁,岁常丰稔。
又曰:童恢字汉宗,为不其令。户人常为虎所害,乃设槛捕之,生获二虎。恢咒虎曰:"天生万物,惟人为贵。虎狼当食六畜,而残暴于人。王法杀人者死,伤人则论法。若是杀人者,当垂头服罪。自知非者,当号呼称冤。"一虎低头闭目,状若震惧,即时杀之。一乃踊跃自奋,遂放之。
谢承《后汉书》曰:豫章刘陵,字孟高,为长沙安成长。先时多虎,百姓患之,皆从他县。陵之官,修德政。逾月,虎悉出界,去贸苍还。
《汉皇德传》曰:世祖遣邓禹西征,送之于道。既返,因于野王猎。路见二老翁即禽,世祖问曰:"禽何向?"并举首西指,言:"杆中多虎,臣每即禽,虎亦即臣。大王勿往也。"
《方言》曰:虎,陈、魏、宋、楚之间或谓之李父,江淮南楚之间谓之李耳,(虎食物,值耳即止,以触其讳故。)或谓之於〈虎兔〉。(於音乌,〈虎兔〉音窦。匠箔南山夷呼虎为〈虎兔〉。自关东西或谓之伯都也。)
《风俗通》曰:呼虎为李耳,俗说虎本南郡中庐李氏公所化。为呼李耳因喜,呼班便怒。
《龙鱼河图》曰:悬文虎鼻门上,宜官,子孙带印绶。悬虎鼻门中,周一年,取烧作屑,与妇引之,二月中便有儿,生贵子。勿令人知之,泄则不验也。亦勿令妇人见之。
《春秋后语》曰:楚黄歇说秦昭王曰:"天下强国,莫过于秦楚。今闻大王欲伐楚,此犹两虎相与斗,而驽犬受蒲爸,不如善楚也。"
又曰:秦惠王谓陈轸曰:"今韩魏相攻,期年不解。或谓寡人救植点,或曰勿救便。寡人不能自为决,愿子为寡人计之。"轸曰:"亦常有以卞庄子之刺虎闻于王者乎?"王曰:"不闻。"轸曰:"卞庄子方刺虎,而卞竖子止之,曰:'两虎方食牛,牛甘必争,争必斗。斗则大者伤,小者死。从伤而刺之,一举必有双虎之名'。卞庄子以为然,立而顾之。有顷,两虎果斗,大者伤,小者死,一举果有双虎之功。今韩魏相攻,期年不解,是必大国伤,小国亡。从伤而伐之,一举必有二实。此犹卞庄子刺虎之类也。"惠王曰:"善。"咒不救。待其败而攻之,果大克也。
《吴越春秋》曰:吴王葬昌门外,金玉精上为白虎。
《列士传》曰:秦召公子无忌,无忌不行,使朱亥奉璧一诗。秦王大怒,将朱亥着虎圈中。亥瞋目视虎,眦裂,血出溅虎,虎终不敢动。
《穆天子传》曰:有虎在于葭中,(葭,苇。)七萃之士曰高奔戎,乃生捕虎而献之。天子命为柙,(柙,槛。)而畜之东虞,是曰虎牢。(今苜眶成皋县是也。)
《山海经》曰:孟山、鸟鼠同穴之山,其上多白虎也。
又曰:狄山,爰有熊罴文虎。幽都之山黑水上有玄虎。
《试萦》曰:虎豹之驹未成文,而有食牛之气。
又曰:中黄伯曰:"余左执太行之夔,而右惨鬋虎。"
《韩子》曰:庞共与太子质于邯郸,谓魏王曰:"今一人言市有虎,王信乎?"王曰:"不。""二人言,王信乎?"王曰:"不。""三人言,王信乎?"曰:"寡人信之。"庞共曰:"夫市伍垄明矣,而三人言,成市虎。今邯郸去魏远于市,议臣者过三人,愿王察之。"庞共从邯郸还,境不得入。
又曰:夫虎之所以能伏狗者,爪牙也。使虎释其爪牙,而使狗用之,则虎反服于狗矣。人主者,以刑德制臣。今君失其刑德而使臣用之,则君反制于臣矣。
《管子》曰:桀之时,女乐三万人。放虎于市,观其惊骇。
《列子》曰:梁鸯曰:"养虎之法,凡顺之则喜,逆之则怒,此血气者性也。夫食虎物,不敢以生物与之,为其杀之,恐怒也;不敢以全物与之,为其决之,恐怒也。"(《庄子》同。)
《孟子》曰:晋人有冯妇者,善搏虎。有众逐虎,望见冯妇趋而迎之。
《孙卿子》曰:望见寝木,以为伏虎。
《吕氏春秋》曰:衣人在寒,食人在饥。陈思称:投虎千金,不如一豚肩。
《淮南子》曰:中行缪伯手搏虎而不能生也。(中行缪伯,晋臣也。力能搏虎,而不能伏之也。)
又曰:蛇不可使为足,虎不可使缘木。
《淮南万毕术》曰:烧角入山,则虎豹自远,恶其臭也。
又曰:昔者牛哀病,七日,化而为虎。其兄启户而入,虎搏而杀之。方其为虎,不知其常为人也;方其为人,不知其且为虎也。(且犹将也。)
又曰:虎啸则谷风生。
《说苑》曰:孔鸟爱羽,虎豹爱爪,所以辅其身也。
《抱朴子》曰:虎及鹿兔皆寿千岁。满五百岁者,其色皆白。
又曰:或问为道者多在山林,山林虎狼之室,何以避之?抱朴子曰:"古之入山者,佩黄神越章。其广四寸,其字百二十,以封泥着所住之四方各百步,则虎狼不敢近其内也。"
又曰:山中寅日称虞吏者,虎也。
又曰:蔡诞入山,还其家,云被谪到昆仑,昆仑山下白虎、蜲蛇长百馀里,其口中牙皆如三百斛舡大。
《风俗通》曰:虎者阳物,百兽之长也,能噬食鬼魅。今人卒得病,烧皮饮之。系其衣服亦辟恶。此甚验。
又曰:桃梗、苇茭、画虎。谨案案《黄帝书》:上古之时,有神荼与郁垒,兄弟二人,性能执鬼。度朔山上桃树下简阅百鬼,鬼无道理妄为人祸,荼与郁垒缚以苇索,执以食虎。於是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、画虎於门。皆是追效前事,冀以御凶也。
又曰:宋均为九江太守,虎负子渡江。案虎毛婆娑,岂犯阳侯波?里语云:"狐欲渡河,无奈尾何?"舟人尚有惧,况虎耶?若德被誓海,虎亦不能至鬼方也。
蒋济《万机论》曰:猛虎不处卑势,鸷鸟不立垂枝也。
《西京杂记》曰:李广与兄弟猎于冥山之北,见卧虎焉,射,一矢毙。继其髑髅以为枕,示服猛也;铸铜像其形为溲器,示厌服之也。
又曰:余所知有鞠道龙,善为幻术。常向余说曰:"东海人黄公,少时为幻,秦末有白虎见东海,诏遣黄公以赤刀往厌之。术既不行,遂为虎所杀。三辅人俗用以为戏,汉朝亦取之为角抵戏焉。"
《王子年拾遗录》曰:始皇二年,謇涓国画工者名烈裔,刻白玉两虎,削玉为毛,有如真矣,不点两目睛。始皇使余工夜往点之为睛。旦往,虎即飞去。明年,南郡有献白虎二头。始皇使视之,乃是先刻玉。始皇命去目睛,二虎不能复去。
『上一章』『太平御览章节目录』『下一章』
转载请注明: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xuetangshi.com/gujiv/13032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