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来日大难】译文及注释
- 诗文原文 :来日大难
-
译文
人生来世维艰,一身携带着吃的,烧的,忍辱负重。
但因道长路远,饮食易尽,常搞得口干唇焦,狼狈不堪。
今日若能醉饱,便觉得其乐融融,千春难得。
有仙人对我十分关心,劝诱我远游学仙。
可凌海飞达三山胜境,可栖身五岳宝地。
乘着飞龙凌天而翔,在龙背上眼看着飞龙的两支龙角。
并还授我以满把的金丹神药,吃了便可长生久视。
人生蒙天地造化之恩,然犹如蟪蛄,生命苦短。
虽思欲东填沧海,以效精卫衔木,但又有何补益?
还是大道重于天地。至如轩辕黄帝,犹师事广成。
视九五之尊轻如蝉翼,舍弃天下,以求长生。
虽为下愚之士所讪笑,犹视如苍蝇之声,闻而不顾。注释
来日大难:即古《善哉行》,摘首句以名篇,列于《乐府诗集》卷三十六《相和歌辞·瑟调曲》。
来日:即往日,昔日。王琦注:来日,谓已来之日,犹往日也。谓人生苦艰也。
道长(cháng):道路长远。
千春:千年。形容岁月长久。
相存:相与慰间。
三山:传说海上有蓬莱、方丈、瀛洲三神山。
五岳:即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。
“乘龙”二句:用黄帝鼎湖乘龙升仙事。乘龙,有乘时而动之意。《易·乾》:“时乘六龙以御天,”
神药:一作“仙药”。
“蟪(huì)蛄(gū)”二句:蟪蛄即寒蝉,生命短暂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蟪蛄不知春秋。”司马彪注:“蟪蛄,寒蝉也。……春生夏死,夏生秋死。”
“思填”二句:用《山海经》炎帝少女游东海溺而不返,化为精卫鸟衔木石以填东海事。《山海经·北经》:“炎帝之少女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。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木石,以湮于东海。”
轩:轩辕,即古代传说中的黄帝。广成:即广成子,古仙人,传说黄帝曾向他问道。
蝉翼:喻其轻也。九五:九五之尊,谓皇帝之位。《易·乾卦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此句谓视帝王之尊,较如蝉冀。
下士:指下等人,下愚之人,即小人。《老子》四十一章:“上士闻道而勤行之,中士闻道若存若亡,下士闻道而大笑之。”
苍蝇声:指高力士辈的谗毁。《诗经·小雅·青蝇》:“营营青蝇,止于棘;谗人罔极,交乱四国。”参考资料:
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173-174
转载请注明: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xuetangshi.com/zhishi/12747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古文典籍
- 「仪礼」
- 「论衡」
- 「吴子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列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汉书」
- 「尚书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素书」
- 「六韬」
- 「冰鉴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孟子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左传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周易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红楼梦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智囊(选录)」
- 「全部古籍>>」
经典名句
- 谁谓含愁独不见,更教明月照流黄。
- 无常乱之国,无不可理之民者。
- 奸邪之辈,即平地亦起风波,岂知神鬼有灵,不肯听其颠倒。
- 山林不能给野火,江海不能灌漏卮
- 谁道投鞭飞渡,忆昔鸣髇血污,风雨佛狸愁。
- 谈虚语玄,不觉日之将夕; 登涉山水,不知老之将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