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梦阳】人物生平
- 作者链接 :更多「李梦阳」相关介绍
-
早年经历
明成化八年十二月七日(1473年1月5日),李梦阳出生于甘肃庆阳,自幼家贫,10岁时举家随父还归故里,故《登科录》直书李梦阳为河南扶沟人。父时任封丘周王府教授,颇受温和王信赖,李梦阳也深得器重,“入饱出嬉”,学业长进。得罪权贵
弘治六年(1493),李梦阳登癸丑科乡试解元,弘治七年(1494)登甲寅科进士。初授户部主事时,即对当时外戚建昌侯侯张延龄怙宠横甚,人莫敢问的嚣张气焰深恶痛绝。他不畏权势,直言上书,写了有名的《应诏指陈疏》,直陈时弊的“二病、三害、六渐”,大胆地揭发了寿宁侯“招纳无赖,网利贼民、夺人田土,拆人房屋,虏人子女,要截商货,占种盐课,横行江河,张打黄旗,势如翼虎”等罪行,因此引来杀身之祸。寿宁侯怀着对他的刻骨仇恨,于帝前对其百般陷害,将其解职问罪,严刑拷打,诸贵戚亦并急欲杀害李梦阳而后快,后因皇帝不许,李梦阳才得官复原职。几经沉浮
弘治十八年(1505),李梦阳进郎中,时明武宗(即正德皇帝)初立,宦官刘瑾等“八虎”使皇帝万机渐废,诸大臣上书皆不能上达,他又毅然为户部尚书韩文写疏揭发刘瑾,几成杀身之罪。先是正德二年(公元1507年),刘瑾假传旨贬李梦阳为山西布政司经历(掌管出纳文件),并勒令其退职回家,后刘瑾又罗织罪名,使李梦阳入狱。多亏康海力求,才使李梦阳免死。正德五年(1510),刘瑾被诛,李梦阳被平反,官复原职,升为江西按司提学副使。后又因其得罪人太多,最后以李梦阳“欺压同列、挟制上官”之罪让其居家住闲。
正德十四年(1519)宁王朱宸濠谋反被诛,原衔恨之人趁机揭发李梦阳是其同党,又将李梦阳逮捕入狱。多亏大学士杨廷和、刑部尚书林俊等人上书力陈李梦阳无罪,才使他得以获释。
终不复仕
嘉靖帝即位后,诸大臣虽对李梦阳相继屡荐,终因几十年风雨的世宦生涯,使李梦阳看透了世间之险恶,竟不为官。他治园池,招宾客,饮酒著述,名驰海内。嘉靖八年十二月三十日(1530年1月28日),李梦阳卒,时年五十八岁。隆庆初年,谥景文。参考资料:
《李空同先生年表》&《明史》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第一百七十四
转载请注明:学唐诗网原文链接 | https://www.xuetangshi.com/zhishi/2989.html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部分内容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学唐诗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古文典籍
- 「仪礼」
- 「论衡」
- 「吴子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列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汉书」
- 「尚书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素书」
- 「六韬」
- 「冰鉴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孟子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左传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周易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红楼梦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智囊(选录)」
- 「全部古籍>>」
经典名句
- 孤眠鸾帐里,枉劳魂梦,夜夜飞扬。
- 流水下滩非有意,白云出岫本无心。
- 向来冰雪凝严地,力斡春回竟是谁?
- 白头太守真愚甚,满插茱萸望辟邪。
-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,而过则不可不念;人有恩于我不可忘,而怨则不可不忘。
- 马行无力皆因瘦,人不风流只为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