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识学堂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九】部分译文
韩邦奇,字汝节,陕西朝邑人。父亲韩绍宗曾做过福建副使。邦奇考中正德三年(1508)榜进士,初任吏部主事,后升为员外郎。 正德六年冬天,京师发生地震,邦奇上书指出当时政治生活中的不足和过失,不合武宗的心意,武宗未予理睬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四】部分译文
张璁,字秉用,永嘉人。早年被乡里举送参加考试,七次都不得第。将到吏部去等候选派,御史萧鸣凤善于占星术,告诉他说“:从此以后三年你就可以中进士,再有三年该会飞黄腾达的。”张璁于是还乡。正德十六年(1521)登黄榜,已经四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五】部分译文
席书,字文同,四川遂宁人。弘治三年(1490)进士。授职郯城知县,后来进入朝中当工部主事,又改任户部主事,升员外郎。十六年,云南发生日食、地震,朝廷命令侍郎樊莹前往视察,经奏准罢免了三百多名监司以下的官吏。席书上书说“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六】部分译文
杨一清,字应宇,他的祖先是云南安宁人。父亲杨景,从化州同知任上退休,带着他住在巴陵。他很小的时候就能写文章,被作为奇童推荐做了翰林秀才。宪宗让内阁选择教师教育他。十四岁中乡试后,又登成化八年(1472)进士。他父亲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七】部分译文
胡世宁,字永清,浙江仁和人。弘治六年(1493)榜进士。他性情刚直,不怕威胁,并且懂得军事。开始他做德州推官。歧王初登王位,下属官吏骄横,世宁制裁了他们。后来歧王又请求给他湖泊周围的良田,世宁坚决不允准。后来,他升官做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二】部分译文
乔宇,字希大,山西乐平人。祖父乔毅曾当过工部左侍郎。父亲乔凤当过职方郎中。他们都以廉洁著名。乔宇自己考中成化二十年(1484)进士,初任礼部主事。弘治初年,王恕当吏部尚书时调他到文选司,三次升迁做到郎中。他在自己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三】部分译文
王守仁,字伯安,余姚人。他的父亲王华,字德辉,成化十七年(1481)考中进士第一名。授编修。弘治中,逐渐做到学士、少詹事。王华很有度量和才能,在讲幄时间最长,孝宗很眷恋他。李广受世宗宠爱时,王华讲解《大学衍义》,说到唐代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七十八】部分译文
杨廷和,字介夫,四川新都人。他的父亲叫杨春,做过湖广提学佥事。廷和本人十二岁就乡试中举。成化十四年(1478),在他父亲之前中了进士,才十九岁。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。请假回乡娶妻,回朝以后当上检讨。廷和风度翩翩,性格安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七十九】部分译文
毛澄,字宪清,江苏昆山人。考中弘治六年(1493)第一名进士,授职修撰,参预编写《会典》成书后,升右谕德,在东宫任直讲。武宗当时还是太子,告诉孝宗说毛澄讲课明白易懂,孝宗大为高兴,秋夜正在举行宴席,当即就撤了宴席给毛澄作为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】部分译文
杨慎,字用修,四川新都人,是少师杨廷和的儿子。二十四岁时考中正德六年(1511)殿试第一名,授职翰林修撰。后母去世,曾回家守丧,除下丧服后又出任修撰。十二年八月,武宗便装外出,刚走过居庸关,杨慎就抗言上书,极力劝阻。不久,他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八十一】部分译文
费宏,字子充,江西铅山人。他刚刚加冠成人就考中成化二十三年(1487)进士第一名,担任修撰。弘治年间,升为左赞善,任东宫直讲,后升为左谕德。 武宗即位后,提拔他为太常少卿,兼任侍讲。参加了《孝宗实录》的编写,同时充任皇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七十】部分译文
马文升,字负图,钧州人。相貌奇异很有气力。景泰二年(1451),考中进士,授御史职。历任山西、湖广巡按。业绩显著。返回京师负责各道的奏章。母丧期满后越级升为福建按察使。成化初年,被召为南京大理卿,后因父丧返乡。 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七十一】部分译文
何乔新,字廷秀,江西广昌人。 父亲何文渊,是永乐十六年(1418)进士。授御史职,历任山东巡按、四川巡按。乌蒙奸民什伽与知府禄昭妻子私通,他害怕被杀,诬告禄昭反叛,朝廷下诏发兵讨伐。文渊下檄文停止调遣军队,而且替禄昭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七十二】部分译文
周洪谟,字尧弼,长宁人。正统十年(1445),考中进士,授编修职。他见闻广博,强于记忆,文笔很漂亮,熟悉本朝典制和掌故,喜欢谈论经国济民的方略。 景泰元年(1450),周洪谟上疏劝代宗参加御前讲席,勤于政务,并陈述有关时务的十二…
-
【明史·列传·卷七十三】部分译文
李敏,字公勉,襄城人。景泰五年(1454)进士。授御史职。天顺初年,李敏奉英宗之命安抚平定贵州的少数民族。任务完成后,回到京师,以巡按御史职巡视京畿。由于苏州运粮饷道途经海口,船多翻沉,李敏建议另开河道直达苏州,以避海…
古诗分类
- 「小学古诗」
- 「初中古诗」
- 「高中古诗」
- 「小学文言文」
- 「初中文言文」
- 「高中文言文」
- 「唐诗三百首」
- 「古诗三百首」
- 「宋词三百首」
- 「宋词精选」
- 「古诗十九首」
- 「诗经」
- 「楚辞」
- 「乐府」
- 「写景」
- 「咏物」
- 「春天」
- 「夏天」
- 「秋天」
- 「冬天」
- 「写雨」
- 「写雪」
- 「写风」
- 「写花」
- 「梅花」
- 「荷花」
- 「菊花」
- 「柳树」
- 「月亮」
- 「山水」
- 「写山」
- 「写水」
- 「长江」
- 「黄河」
- 「儿童」
- 「写鸟」
- 「写马」
- 「田园」
- 「边塞」
- 「地名」
- 「节日」
- 「春节」
- 「元宵节」
- 「寒食节」
- 「清明节」
- 「端午节」
- 「七夕节」
- 「中秋节」
- 「重阳节」
- 「怀古」
- 「抒情」
- 「爱国」
- 「离别」
- 「送别」
- 「思乡」
- 「思念」
- 「爱情」
- 「励志」
- 「哲理」
- 「闺怨」
- 「悼亡」
- 「写人」
- 「老师」
- 「母亲」
- 「友情」
- 「战争」
- 「读书」
- 「惜时」
- 「忧民」
- 「婉约」
- 「豪放」
- 「民谣」
- 「古文观止」
- 「辞赋精选」
- 「更多>>」